作品 | BIG新作,翻折表皮與節能空間—深圳能源大廈
作者:BIG 建筑學院 來源:BIG 建筑學院
翻折表皮與節能空間
		
	
深圳能源公司身為國企其建筑開發面積達9.6萬平方米,位于深圳的文化,政治和商業中心,因此其方案設計既要從外觀上形成一種親切感,又要標新立異,要從社會和可持續兩個方面與城市中軸線上地標性建筑的氣質相契合。這個項目最初由BIG事務所與ARUP和Transsolar兩家公司的團隊聯合設計,在2009年于“中國硅谷”深圳舉辦的國際設計招標中勝出中標,最終該項目在2012年開始建設。
			
 
		
深圳能源大廈的新總部大樓外觀十分別致,并擁有出色的節能特性。大樓位于中國深圳的技術和創新中心,地處也熱帶氣候,建筑表皮上折板式的設計形態有助于最大化其內部空間的可持續性能。
  
		
“深圳能源大廈是我們第一個能稱得上‘無輔助設備工程’的項目,我們希望這座建筑在內部環境調節方面對輔助設備的依賴是可控的,要充分利用建筑本身實現各項性能,深圳能源大廈在傳統摩天大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微妙的變異,通過建筑和自然元素(比如日光角度、陽光、潮濕度和風)的互動來創造最大舒適度和內部空間品質。這種看似不同的自然演變完全來自于其出類拔萃的性能提升。”BIG說道。
			 
 
		
深圳能源公司新總部大樓的體量與高度完全按照城市中心區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設計。該項目由兩座塔樓組成,其中北側塔樓高220米,南側塔樓高120米,并在底部由一座高34米的裙樓相連,裙樓中設有主要大廳、會議中心、自助餐廳和展覽空間。能源大廈與周邊的塔樓相協調,共同為深圳市中心形成了延綿起伏的天際線。
				
 
			
BIG 為兩座塔樓設計了起伏的立面,形成波紋狀的表皮,突破了傳統的玻璃幕墻的外觀。
				
 
			
建筑通過在部分外立面上形成折疊的形態可以有效減少太陽直射得熱和眩光問題,表皮上既有封閉部分又有開放部分,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間連續交替。封閉部分的隔熱性較好,在阻擋了陽光直射的同時仍然為內部人員提供了看向外部的視野。從遠處看,大樓的形體與傳統形式無異,但是表皮上的肌理有機而生動,走近看能進一步看到立面上排列優雅的折板。
				
 
			
幕墻的彎曲方向與太陽方位相呼應:這樣能在北側形成大面積開窗,最大化自然光和視野,而在其他方向上減少陽光對建筑的直射。這種具有可持續性能的立面系統在不需任何復雜科技或活動元件就能實現整體能源消耗減少。
 
				
					
				
					
 
				
					
 
				
					
 
				
					
 
				
					
 
				
					
 
				
從街道上看去,一系列的墻面被拉開,讓游客從建筑的南北兩側進入商業空間,而職員和工作人員則從前廣場進入到一個充滿日光的大堂。進入室內,建筑立面的線性感會在水平方向上延續,石質花臺形成的像素化景觀以同樣的尺度感和排列角度呼應建筑立面上如絲帶般的肌理。
					
 
				
					
 
				
					
 
				
深圳能源公司的辦公室被安放在大廈的頂部,員工可以享受到整個城市的景觀,而其他辦公樓層則可以對外出租。在建筑物的突出區域,立面上伸展出兩個平滑的變形體,內部則形成了大空間,為每個樓層、會議室、行政俱樂部和工作人員配套用房提供了絕佳的觀景空間。
					
 
				
折疊的墻壁在同一個方向上安裝透明玻璃,可以讓視線自由通過,并通過在室內面板之間反射直射光為室內形成均勻充足的散射光線創造了條件。即便太陽在正東或正西方向上直接照射過來,大部分直射光也會被立面上翻折的不透明部分反射掉。
					 
 
				
到日暮時分,不斷變化的透明度和立面上的曲線營造出一種木材的質感,又像一座垂直的山丘。幕墻之間打開狹長的縫隙,用來展示一些特殊空間,如會議室、行政辦公室和休息區等,使建筑從城市的不同部分呈現出鮮明的特色。
					
 
				
Blueprint
圖紙
					
 
				
分析圖1:塔樓體量分析
					
 
				
分析圖2:綠植屋頂示意
					
 
				
分析圖3:日照分析
					
 
				
					分析圖4:折疊式立面,視線通透
 
				
分析圖5:折疊式立面,光照隔離
					
 
				
分析圖6:入口空間及視線分析
Information
項目信息
建筑設計:BIG
項目區位:中國,廣東省,深圳
負責合伙人:Bjarke Ingels, Andreas Klok Pedersen
項目經理:Martin Voelkle
項目主管:Song He, Andre Schmidt
建筑面積:96000.0平方米
項目時間:2018年
項目攝影:Chao Zhang, Laurian Ghinitoiu
制造商:Xingfa Aluminium
-End-
本文轉載自 Achdaily,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