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上綠云’ / 筑博設計-聯合公設
作者:ArchitectureDaily 來源:ArchitectureDaily
© 蕭穩航
隨著現代城市的蔓延,原本城市邊緣的自然村落逐漸成為了繁華都市中的孤島。城中村作為中國近代人口飛速發展的產物,普遍存在于中國的各?城市中。
總平面圖
© 蕭穩航
© 蕭穩航
城中村雖稱為村,卻無村莊印象中的青山綠水,僅有這城市?最堅硬的不透?混凝地表。城中村內空間擁擠,采光不足,“臟亂差”是人們對城中村的第一印象。建筑師嘗試通過力所能及的手段,在城中村中做了實踐嘗試,意在解決城中村面臨的一些問題。
分析圖
軸測圖
建筑師提出Green Cloud的設想,采用?種容易復制的低技術建造手段,?方面改善城中村雨?管理能力,一方面為城中村的居民增添綠色與友善的共享活動場所,改變城中村局促的生存狀態。Green Cloud是基于城中村仍存在大量尚未有效利用的屋面的前提,通過在具備改造可能的屋面上建造Urban Mountain。
模型
希望通過本次Urban Mountain的實施,能起到相應的示范帶動作用,使得周邊的村民能真切的看到其成效,從而自發性地學習Urban Mountain營造,甚至復制至自家的屋面之上。
© 蕭穩航
模型
當城中村內一座又一座Urban Mountain被建造出來,Urban Mountain慢慢在城中村的上空交織在一起,最后在城中村的上空構筑成一個充滿綠色與歡樂的新地表-- the Green Cloud。
城上綠云
城上綠云
經過多處的實地考察,團隊最終選定了深圳崗廈村的一處80年代建設的民房作為本次UrbanMountain(城中綠山)計劃的試驗場地,并確?了本次實踐嘗試計劃為“愚公計劃2.0”,由“現代愚公”為崗廈村搬來第?座Urban Mountain(城中綠?山)。
© 蕭穩航
© 蕭穩航
“愚公計劃2.0”自2017年11?27日開工,至2017年12月20日完工,歷時兩個月。“愚公計劃2.0”主要手段為將場地內尚未有效利用的屋面增厚,置入第二地表。第二地表用于涵養雨水,增添綠化(可作為蔬菜或景觀植物種植)。
© 徐陽
© 徐陽
二維的地表依據各場地空間的特性在Z軸產?生變化,其下產?了可促進鄰?社交的亭、臺、樓、閣。其上則是可坐可行的“綠山”。
分析圖
© 蕭穩航
這座Urban Mountain慢慢成為城中村的文化活力點,近期,9名4-11歲的小演奏家們在此Urban Mountain上(2018年6月),給周邊的鄰里帶來?場仲夏音樂會。
© 曾小燕
© 徐陽
許多鄰居打開了那扇深鎖許久的窗戶,在窗前聆聽孩?們的演奏。鑒于本次嘗試的成功,日后類似的活動將越來越頻繁。
© 蕭穩航
© 蕭穩航
城上綠云
立面圖
o 建筑師: 筑博設計
o 項目負責人: 鐘喬
o 主創建筑師: 蕭穩航
o 設計團隊: 李駿達,陶軻,胡耀民
o 建筑面積: 90.0 平方米
o 項目年份: 2018
o 攝影師: 蕭穩航,徐陽,曾小燕
o 結構工程師: 何立才
o 技術顧問: 任心欣
o 景觀顧問: 劉婷
o 委托方: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
o 建筑業主 & 維護管理: 本地智慧
.END.
注:本文轉載自ArchitectureDaily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