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走進建筑大師西扎的“場所精神”
作者:ArchitectureDaily 來源:ArchitectureDaily
© Fernando Guerra | FG+SG
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和卡洛斯·卡斯塔涅拉(Carlos Castanheira)日前完成了他們在中國杭州的項目 ——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該項目是受中國美術學院委托建造的,主要用于收藏該學院的大量藏品,其中包括包豪斯學院的原創作品。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建筑由兩個以鈍角排列的大棱柱體和一個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小體量組成,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露臺。建筑的外墻用紅色的砂巖覆蓋,上面有幾塊謹慎小心地插入的白色大理石,這與與西扎最具代表性的葡萄牙項目有所不同;然而,這個棱角分明的幾何結構在被照亮的一面和有陰影的一面之間建立起了一種張力,這種表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博物館的各項室內功能設施分布在了不同的樓層。 而這種有意識的開口設計將建筑周圍的景觀都納入到了這個開口的框架之中
—— 這是西扎和卡斯塔涅拉為該項目設計的一個標志。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以下 Archdaily 給讀者們分享建筑攝影師 Fernando Guerra 為中國新國際設計博物館拍攝的系列照片。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 Fernando Guerra | FG+SG
.END.
注:本文轉載自ArchitectureDaily,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