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新圖書館
作者:建日筑聞 來源:建日筑聞
成都大學新圖書館于2019年春天落成,該建筑從亮燈那一刻開始,一度成為校園的網紅,讓人始料未及。其實這并非建筑師的設計初衷,其受到關注也許是它不一般的斑斕色彩所致。
由于新圖書館較大的體量規模,且跟國內大多數高校圖書館一樣,處于成都大學校園北區規劃的顯要位置,因此,設計之初考量得更多的反而并非其形象,因為無論如何它在這特定的空間環境中,必然會直白的凸顯出來。
總平面圖
順應北高南低,東西平緩的地勢,圖書館地面建筑輕靠在南側的掩土圓丘之上,下部與場地標高的交接就形成簡明通達的空間關系。
平面簡明高效, “斗”狀中庭四方上下通達,內邊設置垂直及水平交通,形成四周向內匯聚的向心空間,“三明治”式的回字形大體量空間懸浮于空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線。
中庭形態
更輕量化,更簡明通達,更開放通透,是設計的初衷,我們不想建造一個厚重穩固、體量巨大的學校精神堡壘。
剖面設計通過CFD氣流模擬及自然采光分析,充分考慮成都地區主導風向及過渡季節時間較長的特點,回字形的內庭空間根據分析結果利用天窗及邊庭開口獲得自然采光與良好通風,可以降低使用能耗。室內空間突出交流和公共性,融合了諸多的交往體驗空間。
分析圖
輕盈的建筑外維護體系是該圖書館的顯著特征。參數化的板塊與釉點設計有利于遮陽并抑制炫光,達到室內光線漫射的柔和效果,閱讀環境明朗怡人。
建筑外維護結構采用從上至下階梯式內收幕墻系統設計,支撐框架為鋼矩管龍骨+鋁合金轉接附件,外立面材料每層采用三組陶瓷薄板+三組彩釉中空玻璃,體現了綠色低碳和輕量化的設計思想。
建成后圖書館鮮明的橘紅色彩與斑塊肌理在目前尚空曠的校園與社區背景中顯現出來,特別是在平淡的夜空中如中國燈籠般空透明亮,惹人注目。作為“表現的場所”,新圖書館開放共享的設計策略,激發出交流、分享與傳播的欲望。
外立面設計簡明,意圖明顯,橘紅色瓷板與彩釉玻璃具有現代性,其鮮明跳躍的像素斑塊,賦予圖書館信息時代的特質。高完成度的建筑表皮,表達出這個時代審美的基本需求。
有評論說該館倒梯形的正面在某個黃昏時刻與金沙古蜀黃金面具形象似有共鳴之處?建筑作為媒介傳達出某種感受,無論如何,正如哈耶克所說“世界是由人類保有的知識和信息組成的,人類的最偉大智慧,是要尋找和發現一個能讓所有人的局部知識和信息自由協作,可以擴展的秩序。” 建筑師的初始愿望,是希望作為知識與信息存儲容器及交互場所的圖書館,能得到更多使用者的喜愛及讓更多在其中的學習者受益,如此而已。
項目圖紙
軸測圖
截面圖
橫截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項目信息
建筑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十陵,四川省,中國
主創建筑師:王興國
設計團隊:吳沛、鄭婷婷、白科佳、李蕾、冷利浩、徐競雄、陶嘯森、周穎、李銘、付瑤寅、張彬、熊俊、周利、康茜、張國強、蔣偉
建筑面積:48026 平方米
建筑高度:49 米
項目年份:2018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