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且立體 - 蓮花山公交總站改造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蓮花山公交總站項目位于深圳福田區蓮花山的西南角,新洲路與紅荔路的交匯處。使用者是公交集團的三八紅旗車隊。改造前的建筑是三層高的瓷磚外墻的老房子,一層是辦公,二層和三層是宿舍。
陳舊的建筑設施與形象滿足不了內部使用、對外交流和宣傳的需求,于是公交集團決定通過整體建筑和環境的改造,以及把二層和三層的宿舍轉化為黨群中心和辦公,為車隊提供一個舒適的辦公場所,也為市民提供優美的候車環境和優質的服務。
▼建筑在蓮花山的西南角
▼三個主要立面以及屋頂新增的幕墻表皮
▼西入口人視角
▼區位圖
▼改造前的建筑外觀
項目地塊周邊的兩條主干道都設有綠化帶和高大的樹木,地塊的另外兩邊緊靠蓮花山。建筑處在一片綠色環境包圍之中。因此整個改造希望讓建筑呈現輕巧的姿態并與周邊環境互相融合。為了保持原有形態,建筑的三個主要立面以及屋頂增加了新的幕墻表皮。新的幕墻表皮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和立體的。
▼建筑處在一片綠色環境包圍之中
▼綠色內墻若隱若現
▼南入口人視角
根據原有建筑梁的位置,新的幕墻分為四層,每一層靠原有結構出挑鋼梁支撐,并且每隔3.6米設置豎向鋼柱,使得加建的幕墻形成穩定的結構框架。
▼新幕墻的結構示意
新幕墻的每一層分布了若干個變截面的梯形體,而每個梯形體由一塊“U”型穿孔鋁板和另一塊平整的穿孔鋁板組合而成。每一層的梯形體在豎向連成一體,并齊平立面的外側,豎向鋼柱也因此可以隱藏在這連續的梯形體里。梯形體有三種穿孔率,通過單元組合,在立面形成了豐富而有韻律變化的幕墻體系。
在構造方面,這些梯形體都是工廠預制件,在施工現場工人利用鋁板的孔洞把梯形體固定在其內部的結構支架上,避免了固定構件外露而影響外觀。
▼單元組合
▼輕巧的幕墻表皮
▼豎向連續的變截面梯形體
另一方面,原有的二層和三層的瓷磚墻翻新成涂料墻,四種綠色形成的豐富條形圖案與周邊的綠樹相得益彰。而白色的幕墻立面讓建筑保持謙遜的姿態的同時,內側的綠色外墻透過幕墻若隱若現。
▼軸測圖
正面觀看建筑時,綠色內墻最大限度呈現出來,建筑表現內斂的綠色外觀。隨著觀看角度變斜,立體的梯形體逐漸遮擋更多的綠色內墻,建筑的綠色外觀變得靈動,而不是呆板直白的形式。另外,原有建筑的二層室外平臺比三層室外平臺要寬,新加的幕墻表皮與原有建筑外墻之間便形成了一個室外的圍合空間,成為積極的室外交流場所。
▼新的幕墻表皮形成的光影
▼新幕墻與原建筑之間的室外圍合空間
▼內墻顏色呼應周邊綠色環境
除此之外,設計在建筑里引入一條公共流線,通過樓梯串聯了一層北面食堂出口、二層、三層和屋頂空間,使不同標高的交流場所建立更緊密的聯系。新加的幕墻表皮也形成一條長條形開口對應著這條公共流線,使得內部空間與外立面形式統一。人在行走過程中也能透過開闊的開口觀看外部的綠樹與城市。
▼剖******圖
▼樓梯串聯不同標高的交流場所
格柵覆蓋了大部分屋頂空間,除了具有遮陽作用,還與立面的幕墻形成一個完整結構系統,力學更優、更穩定。在靠山一側,留出的開敞空間成為與自然相接觸的花園。這個半開敞的屋頂空間容納了豐富的活動:種植農作物、開室外派對和觀看福田中心區城市夜景。
▼屋頂格柵形成的光影
▼靠山一側的開敞空間
▼通過開口觀看外部的綠樹和城市
項目圖紙
▼二層平面圖
▼立面圖
▼內立面與景觀融合
項目名稱:蓮花山公交總站改造
設計方:CCDI墨照工作室
項目設計 & 完成年份:2017 & 2018
主持建筑師:曾冠生
建筑:羅文國 麥梓韻 雷歡玲子 傅藝玲 黃穎慧丨劉睿珂 黃素琦
項目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路與紅荔路交界
建筑面積:1445平方米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