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榮獲IFLA國際大獎的鄉村振興項目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中國鄉村振興項目榮獲IFLA國際大獎。
項目概要
基地位于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個郊區的小村莊。在國家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下,高槐村進行了一次鄉振改造,但由于缺乏深入性研究,后期發展疲軟,逐漸又走向了沒落。
我們接受了這艱巨的挑戰,在資金少,原生環境已遭破壞,村民失去信任等不利情況下,通過修復生態系統,改善人文環境,強化在地性記憶與情感,推動“村民共建”,真正實現高槐村的活力復蘇。
▼總平圖
▼高槐區位圖
高槐村現狀
a.首次鄉振改造缺乏深度調研分析,一味迎合城市節奏,反而弱化了生態優勢,沒有形成有效的區域吸引力,鄉村再次呈現出衰落狀態;
b.村落河道、水道及其周邊環境遭到破壞,垃圾污染嚴重,影響村民農業耕作,同時引發洪澇災害;
c.首次鄉振改造引入外來物種,侵害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間,植被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
d.首次鄉振引入的咖啡產業單一,無法滿足多元化需求,缺乏對客群的吸引力;
e.首次鄉振忽視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設,依然存在城鄉文化隔閡。
▼高槐村現狀
策略
恢復水生態系統:梳理匯水路徑,利用重力做功,通過溝、塘、泊等自然方式分洪治澇、蓄集、凈化水系,結合豎向設計搭建多級臺地,形成“水泊溝回”生態景觀水系。同時,規劃污水處理系統,解決后期多業態的排污處理需求。
▼恢復水生態系統
建立原生植物系統:研究分析本土植物,選出用于景觀打造的植物品種,建立試驗田對其進行交叉搭配種植試驗,通過一段時間的自然生長與競爭,篩選出具有優勢的原生植物品種,形成科學的理論數據。在高槐村的植物設計中,合理利用當地優勢品種,以保證長期的景觀效果,同時降低后期維護成本。
▼建立原生植物系統
以生態方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引導村民共建:我們修繕村落集會廣場、規整街道,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煥新風貌。
我們革新性引入微生物分解垃圾的技術,無需高壓工廠、大型場地及重工型設施設備,簡單高效地指導村民及產業經營者自主利用微生物發酵降解處理餐廚等生活垃圾,減少環境污染,該工藝實現了4小時內完全分解餐廚垃圾并減量80%,同時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處理轉化生產出高品質菌肥可用于農業耕作,改良土壤,形成資源化循環,解決國家沃土計劃中遇到的一產痛點問題,實現村民增收。
▼本地植物類別
在景觀節點的設計上,多選取村民熟悉的當地材料,節約資源,保持生態樸風,同時提供多個基礎崗位,增加村民就業率,實現共建。生態建設帶來的就業增收調動起村民的積極參與性,大家各施所長,以“傳統手工藝、農家味道、綠色果蔬”等形式獻力鄉村建設。
▼生態規劃
布局產業生態閉環:根據分析市場需求,結合高槐村自身的特色優勢,在現有的咖啡業態基礎上,引入共享農場、餐飲、文創、教育、民宿等多元化閉合業態,補充消費者在高槐吃、住、游、學等多方位鄉村體驗需求,促進村民與游客的良性互動,形成商業價值相互支撐,打造“眾創、共建、共享、共贏”的產業生態圈,全面推動高槐村的經濟文化發展。
▼布局產業生態閉環
▼產業規劃
影響力
二次激活高槐村是以生態振興為基礎,引導村民共建,利用有限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創造多元化業態空間,吸引資本與人才的“返鄉”流動。該項目不僅有效地扭轉了當地鄉村再次衰落的形勢,針對性解決了鄉村振興發展中的痛點、難點,也為解決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提供了參考價值,具有現世的傳播意義。
▼景觀效果圖
項目名稱:2019 IFLA亞太地區分析規劃類卓越獎:二次激活——德陽市高槐村鄉村振興總體規劃
設計方:環球地景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設計年份:2018年
主創:羅冰梅
景觀設計團隊:陳彪、曲磊、吝麗、刁成龍
項目地址:四川省德陽市
項目面積:953212㎡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