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術館
作者:建日筑聞 來源:建日筑聞
“讓人們看看你的城市,人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沙里寧”。建筑本身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城市文化的象征。走在文化前沿美術館,更放大了其精神意義。我們試圖讓湖南美術館在與城市整體環境相對友好的同時,又從中突顯出來,成為地域精神的象征,成為有湖湘特色的美術館。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01.
城市與空間
項目位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毗鄰中南大學。沿江規劃多處藝術類公共建筑,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美術館巧妙地融入到城市的空間中,成為設計關注的要點。建筑群由湖南美術館與文藝家之家兩部分獨立功能組成。美術館提供美術作品的陳列展示空間;文藝家之家主要為劇場,開展藝術傳播。
建筑和城市的關系
© ACF域圖視覺
設計在建筑界面的規劃上和城市形成內斂的退讓,連續橫向的折線圍合成多向的立體空間,將建筑形態緩緩收攏成整體,收而不緊的視覺意向將城市公共空間緩慢的滲透到體塊之間及室內。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體塊的相互錯動自然形成多個半圍合庭院,兼顧了室外展覽和休閑活動。東面多層屋頂花園,是絕佳的休憩和思考的場所。身處此處,湘江美景盡收眼底。這些開放的空間和外界空間互動,帶給了觀展者親近而多元的場所感受。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02.
色彩與光影
說起湖南,總會說“紅色湖南”。紅色的熱情、積極、奔放深藏于湖南人民的內心。我們試圖將這一典型的色彩氣質帶到建筑的立面影像中,整棟建筑猶如朱紅的印砂,屹立江畔。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設計中,我們著重考慮了因體塊錯落產生的陰影對建筑整體的視覺影響,借助陽光的變化使體塊的關系顯得流暢而有力。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大面積采用的紅色釉面陶板,通過進退關系和虛實間隙在光影中產生了奇妙的色彩效果。釉面受陽光的影響變幻多端,紅陶板面呈現豐富的暖色系過渡,乃至立面的質感也會隨光線的變化而呈現不同。行進的審視中,她給人帶來一種似流動般震撼的心靈感受。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高處的白色體塊,遠看仿似書畫宣紙的豎向折疊形態,近看釉面細藏冰裂紋的肌理。釉面反射周邊豐富的顏色,使得白色的體塊色彩多變而深邃,又和紅色線條相互交錯,形成建筑虛實、剛柔、陰陽的融合載體。
© ACF域圖視覺
© ACF域圖視覺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
施工細節
施工細節
巧妙的拼接形成白陶板不規則圖案
巧妙的拼接形成白陶板不規則圖案
項目信息
建筑師: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靳江路2號,岳麓區,長沙,湖南,中國
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9年
主創建筑師:蘇昶 ,龔婭;項目總監:袁建平
攝影師: ACF域圖視覺
設計團隊: 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END.
注:本文轉載自建日筑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