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空間營造 - 寧波萬科潘火實驗中學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在時代演變和城市空間優化更新中,傳統校園格局逐漸顯示出弊端,這催發我們努力思考一種“非平庸化”的多空間的可能性,為身處其中的師生創造一個多樣化、多層次、多維度的交流平臺。
寧波萬科潘火實驗中學位于寧波市鄞州區,是一所36班的中學。基地東邊有良好的河道景觀,與此同時,也有其無法忽視的弊端——周邊高架噪音污染,如何減少不良影響,最大化景觀價值,合理布置主要功能區,同時還能體現寧波當地文化傳統,成為本次設計的重點。
▼項目鳥瞰
	
 
基地現狀條件的局限及社會教育環境的更新對新學校的功能及空間使用要求,讓我們意識到“自然空間”是本次設計的切入點。那么如何營造豐富的自然空間,并將這種空間與教育,探索,實踐相結合,兼具啟發性與娛樂性,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園林開放式校園呢?
將運動場地設于基地東側,保證完整的河道觀景面,同時通過教學樓半圍合場地,沿教學樓一側設計運動看臺,結合看臺設置半地下室空間,將報告廳設置在看臺之下。高低錯落的看臺也提供了學生課余交流嬉戲的空間場所,開闊的視野,盡享校園景觀及河道景觀。
▼項目概覽
	
 
▼田徑場界面
	
 
▼沿田徑場看向教學樓東側
	
 
建筑立面以“灰、白、仿木色”為主,混凝土澆筑錯動的立面元素簡潔而富有韻律,營造隔而不斷的立面效果。公共廊道采用仿木色的金屬格柵,對傳統花窗進行抽象和簡化,即保留了傳統木構的韻味又具有現代氣息。
潘火實驗中學與傳統中學的最大差別是它并不是孤立的建筑體,而是一座開放式的園林校園,師生于自然中交流。一系列的開放式空間不僅釋放了學習的壓力,也激發了交流的廣泛性,寓教于樂又別開生面。
▼教學樓入口
	
 
▼從架空空間看向校門
	
 
▼富有韻律的外立面
	
 
	
 
▼外立面細部
	
 
將教學樓化整為零,通過兩個南北連廊串聯各功能空間,各功能空間和連廊自然形成了多個庭院空間,各庭院空間和中心庭院空間相互滲透。首層部分架空,創造形態各異的微地形,并與室外樓梯統一考慮,形成多種可能性的活動平臺;建筑屋頂為綠化式界面,為實踐性教學提供愜意的場所。圍繞中心庭院結合景觀設置了圖書館和學習角,以中心庭院為主體進行景觀滲透,打造開放式灰空間串聯教學樓體量,從而形成由外而內的滲透性景觀格局。
▼中心庭院
	
 
▼從公共平臺看向教學樓
	
 
▼開放式連廊
	
 
▼連通室外樓梯
	
 
▼從連廊看向室外景觀
	
 
▼庭院景觀
	
 
▼內庭院夜景
	
 
▼室外交流平臺
	
 
▼校園夜景
	
  
	項目名稱:寧波萬科潘火實驗中學
設計方:上海尤安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設計:2013年
完成年份:2019年
主創及設計團隊:王進,陳剛,何露,賈海龍、高翠平,陳倩瑩,陳穎
項目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
建筑面積:38880.6M2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