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孚雙語幼兒園·臺州三門
作者:建日筑聞 來源:建日筑聞


柔化|孩子需要溫暖且溫柔的建筑
對于幼兒園建筑,首先是兒童使用的空間載體。不同于其他性質的建筑要么需要強烈的空間感受,要么需要強對比度的形體構成以達到刺激的感官體驗,幼兒園建筑首要的設計原則是安全,不僅是空間物理上的安全,更加應該提供的是兒童心理層面的安全被保護的空間體驗。


在項目地塊允許的條件下,采用雙曲線型的形體空間構成,打造一個順暢溫柔的建筑。從入口空間起,便讓孩子進入到了被包裹的柔和空間。



破題|打破城市肌理
項目位于濱海縣城三門,地處臺州以東,群山環(huán)繞,臨海而居。由上海交大教育集團運管,臺州社發(fā)集團投資,思序設計團隊全程設計。和許多三線城市的校園建筑一樣,配套從屬其他功能建筑,并且落后于城市發(fā)展。通過設計改變這種現狀是設計師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從空中俯瞰三門,城市沿水系布局,建筑群規(guī)整而有序的沿道路布置,規(guī)整的建筑肌理反映了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在項目的設計之初,設計團隊認為幼兒園應當成為孩子們的第一個藝術殿堂。因此在設計上第一步就是打破傳統(tǒng)幼兒園的規(guī)則布局,融合區(qū)域文化,從規(guī)則的城市肌理中跳出來,成為區(qū)域的點睛之筆。



聚合|聆聽海的故事
構思伊始,以“守護”為主要理念,似雙手環(huán)抱,為建筑增添更多溫度;在經過更深層的調研后,設計將三門更多地方特色融入進設計理念中,用“聚合、環(huán)抱、回歸”作為三大設計關鍵詞,分別代表著三門核電能源優(yōu)勢、兒童關懷理念和擁抱海洋的情懷。最終,這所幼兒園成為了一座以海螺造型為載體的“海螺城堡”,靜靜的訴說著孩子們道不完的成長故事。



奔跑|匯聚到中心庭院
沿著入口的,是弧線形的安全路徑,孩子沿著明亮流暢的中庭肆意奔跑,便進入了擁抱聚合的“核心”——中央庭院中。這是一個橢圓形的中庭空間,抬頭便能望見天空,呼吸自然空氣。庭院由環(huán)繞走廊相連,為半室外的空間,室內外的界限在此消隱,而“藏”在分隔墻之后的,是孩子們的教室。它們被很好的包裹在了海螺的擁抱中,在自在的環(huán)境下學習成長。


陪伴|用大樹陪伴孩子們成長
整個幼兒園,都被賦予了生命的力量,處處都是自然的呼吸。從入口、至中庭,和大廳天井,都種植了大樹。隨著氣候、季節(jié)和歲月的變化,大樹的面貌將會改變,但無論什么情況下,大樹都向陽而生,茁壯成長,這正是思序團隊對孩子們的深情寄托。巧妙的天井設計中融入大樹,讓人流繁忙的大廳,擁有片刻的自然時光。



整個二樓都設計成了開放式的庭院,除了可以讓孩子們擁有整一層的活動空間外,思序團隊還順勢而為,將孩子們的活動腳步從二樓延展至一樓的戶外活動空間,獨具匠心的自然景觀坡道就此誕生。孩子們在坡道上可以完全釋放天性,不管是跑步、攀爬,或者是使用玩樂設施,都有清風和陽光伴隨左右。




引光|不開燈也可以
每一個教室和活動空間,都和陽光達成了美好的協(xié)議。大面積的窗戶和天窗,讓一天的光線中的每一刻都被加以利用。白天的教室無需開燈也能讓光線充滿每個角落。



而多功能廳則更將陽光利用到了極致,收起窗簾和投影幕布,它一下變成了孩子們的趣味活動室,陽光滿溢,自由自在;將窗簾放下,點亮投影,這里便成為孩子盡情展現自己的舞臺。



園內的智慧圖書室,用多樣的色彩和多元的弧形隔斷,形成了相對獨立又具有連通性,視覺通透的多元空間。沙發(fā)、長椅和小凳子隨意擺放,可坐可躺,讓孩子不自覺沉浸在閱讀的魅力中。


本土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項目落成,我們退去設計師對純碎主義的追求,放下身份,把學校回歸使用者,在恰當的空間適當的留白,給學校成長的可能性。設計選擇返璞歸真,將符合當地文化和區(qū)域特色,適合當地教育理念作為首要設計準則。只有對當地兒童教育模式,對孩子個性發(fā)展最有幫助的,才是“最好“的幼兒園設計。創(chuàng)造一所好的幼兒園不僅只是獻給孩子的禮物,同時也是獻給城市的文化名片。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

南樓立面圖

北樓立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建筑師:上海思序建筑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地址:西區(qū)大道,三門縣,臺州市,浙江省,中國
項目年份:2019年
建筑面積:10000 ㎡
主創(chuàng)建筑師: 王濤
設計團隊: 戴慶輝、陳立峰、董雯、司迪、盧琴、李京捷
.END.
注:本文轉載自建日筑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